发布日期:2025-02-04 20:53 点击次数:50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1950年7月7日,美国借联合国名义,组织“联合国军”参战。8月中旬,朝鲜人民军将美军和韩军驱至釜山一隅。1950年9月15日,以美国军队为主的“联合国军”在仁川登陆,局势逆转。1950年10月,美军、南朝鲜军北上越过三八线,并推进至中朝边境,严重威胁中国的安全。中国人民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于10月25日赴朝参战。中、朝军队连续进行5次战役,把敌军从鸭绿江边逐回三八线附近。双方于1951年7月开始停战谈判。在谈判期间,美军先后发动多次攻势,均被粉碎。1953年7月27日双方在板门店签署《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官及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一方与联合国军总司令另一方关于朝鲜军事停战的协定》。
如今,生在和平年代的我们回顾朝鲜战争爆发之时,金日成曾多次求助于苏联和中国,为此斯大林还特意询问了毛主席的意见。主席认为,作为盟国,我们确实应该出手相助,何况美国的意图很明显,一旦他们灭了朝鲜,下一个势必就是新中国,就算他们一下子不攻进来,也会一直在边境威胁着我们,成为一颗定时炸弹。
因此毛主席认为,还是得出兵,避免美国独大,否则以后的危险会更大。但这个决定并没有得到所有人的认同,林帅就投出了反对票,甚至还装病避战。对此很多人都表示不解,作为当时中国军队的灵魂人物之一,为何会反对抗美援朝,难道是他胆小怕事,不敢和美国硬碰硬?对此,邓公在多年后道出了其中的原委。
其实当初并非只有林帅反对出兵,党内的其他一些高层也有很大的顾虑,尤其是林帅给出了几个不能出兵的理由,让大家都陷入了沉思。第一,解放军的装备太差,根本无法和美军相比,在这方面就很吃亏;第二,新中国刚刚结束战争,尚处在战后恢复的过程中,现在的首要任务就是休养生息,恢复国内的生产和建设,而不是再次发动战争。
第三,苏联也是朝鲜的盟国,而且他们各方面都比中国强大,为什么他们自己不出兵,却来怂恿中国出兵,其中的原因让人捉摸不定。万一他们就是想消耗中国,从而渔翁得利,也不是不可能;第四,战争所需的人力物力不可估量,会严重拖垮国内的经济发展,从而导致人心不稳,社会也会因此无法安定。
林帅给出的这几个理由都很有道理,此时确实不是出兵的最佳时机,除了人数之外,双方实力悬殊。且不说解放军能不能打败美国,就算胜利了,也会大伤元气,万一失败了,那美国完全有可能直接进攻中国,到时我们根本无力对抗。
虽然毛主席主张出兵援朝,但对于林帅提出的意见也有所考虑,周总理和主席商讨了许久,还是认为一定要打,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最终大多数人还是听取了主席的意见。林帅本是抗美援朝的最佳统帅,但是他并不赞同这个决定,还在这个时候对外宣称身体不佳,显然是不想去。于是主席决定派粟裕大将去挂帅,但粟裕刚好旧疾复发,身体状况堪忧,就算他想去,组织上也不会放心,最后才找到了彭老总。
彭老总对出兵表示非常赞同,而且军事才能不输粟裕,可以说是最合适的人选。在经历了三年多的艰苦战斗之后,志愿军不负所望,凯旋而归。虽然在这次的战争中,我国损失惨重,但最后赢得了胜利,在国际上打出了中国军队的威严,也算是争了一口气,让美国再也不敢如此嚣张。
抗美援朝战争过去多年之后,有人拿这件事讽刺林帅,觉得他不作为,因为打不过美国而选择不参战。但邓公却出来为他解释,说林帅并不是贪生怕死,而是有其他的方案。
林帅不是不想打,而是不想翻山越岭去朝鲜打,毕竟那样太损耗兵力。他想的是在边境待战,等他们双方打得差不多的时候,再出来收拾残局,这样的胜率更高一些。这样的想法本没有错,是基于国家的现状和实力给出的中肯建议,但却没考虑到国家更加长远地发展。而事实也证明,主席的做法是正确的,抗美援朝是一场不得不打的战争,立我国威!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